那些以命相搏的亲子关系里,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部分
大家都在这金字塔上,所以才会关注塔尖。也因为大家都在塔上,分析塔尖的心理成因才具有意义——本应甘之若饴的亲子关系何以发展到以命相搏呢?
分析这个问题,比较容易想到的点大概有:控制型父母,情感虐待和忽视,关系黏稠未分化,父母缺位或角色倒置,分离与独立需要,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比如,我们用“控制型父母”来举个作为答案的分析例子——强控制欲的父母在情感上总是容易忽视的,甚至达到情感虐待的程度,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在幼年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进而对周围的世界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当他的心理发展到寻求独立的阶段,就可能与控制的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以命相搏。
上面这个分析是很自洽的,对吧。但是,看了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我们来看看将其作为起点的分析。
首先,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国内有研究发现控制型父母与孩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状呈显著正相关,而西方的研究发现控制型父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关,却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无关。简单说,都是控制的爸妈,国内的娃更容易冒犯社会准则、更好攻击,而国外的娃更容易冒犯社交准则,更好作。
其次,从个人禀赋和人生际遇来看。控制型父母也可能养出自律的娃或自责自卑的娃;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或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挑食的瘦子或贪食的胖子……
再次,从反方向来看。完全不控制,充分鼓励自主。谁能想到这与孩子不遵守社会准则、说谎、冲动、好攻击、不负责任、不思悔改等也呈正相关。
于是,我们似乎不能用“控制型父母”来推测“以命相搏”了。
非也。控制型父母是一个好的分析起点,但是,大家容易忽视对“控制”本身的分析。
控制有:柔性控制,刚性控制;外部控制,内部控制;主动控制,被动控制;控制有效,控制失效……
其实,在以命相搏的亲子关系里,真正的共同点不能说是父母控制,而是,刚性而失效的控制。这里,“失效”是重中之重。而“刚性”只表示灵活水平,不涉及控制程度。比如,完全不控制,也是刚性的。
分析到这里,解决问题可操作的点,就不在于控制不控制了,而是刚性和失效。有可操作的点,才有了疗愈的机会。
家长为什么会使用已经失效了的套路?两个最大可能性:孩子习得“欺骗”(双向的);家长陷入偏执。
家长陷入偏执有两个最大可能性:自恋自稳态残损(主要与个人经历有关);过高估计了世界的恶意(主要与家族历史有关)。
当孩子能理解家长的偏执,也就有了放弃“欺骗”的可能,至少可以不再欺骗自己了,比如不再臆造出自责和内疚来迫使自己放弃或坚持,也不用假装信仰自由来跟父母死磕到底。
接下来,我们就省略中间过程,直接谈其他被忽视的部分。
当我们以“关系黏稠未分化,父母缺位或角色倒置”为分析起点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分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其实是个内部视角,我们忽略了家庭是一个有机体这个事实——并且家庭的寿命是长于个人的。
当我们跳出家庭,把它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待的时候,“关系黏稠未分化,父母缺位或角色倒置”就可以被发觉一个共同特征——功能缺失。
分析相对较多的搏命亲子关系,从内部看,有的是共生,有的是缺位或角色倒置。但跳出来就可以发现这个家庭如果是一个人,那它缺了某个或某些功能——而最常见的,非常让人意外,是人际社交功能。
你能想象吗?一个家里即使每个人都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但这个家庭可以没有社交功能。
比如,家庭成员的朋友圈是没有交集的,这是最极端的情况。虽然很多时候家里会来很多亲朋好友,大家都在一起玩耍,但是,这个家里有个潜规则——互不染指对方的朋友。
另外,一个更严重的信号出现,那么这个家庭就会陷入危机。这个信号就是——朋友圈闭合——这个家庭很长时间没有新朋友了。
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以命相搏的亲子关系出现,往往也同时可发现家庭社交功能丧失。
心理咨询师是来访者的镜子,那么家人共同的朋友就是这个家庭的镜子。
最后,我们聚焦于孩子,当然这个孩子指关系中的孩子,而不是年龄上的孩子。
分离--个体化是一个美妙的概念,精神分析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成熟也有着伟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凡事太过必有妖。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父母心理上分离完成得最彻底的人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关于一个人从共生走向分离的人格独立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程被忽视了。分离--个体化过程有两个突出阶段,即3岁左右和青春期。这之间的3~12岁呢?这个阶段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被忽视了——习得合作。
通过对以命相搏的亲子关系的梳理,我发现,心理上与父母未分化是其特征,但是,不会合作是更显著的共同特征。若3~12岁的小朋友学会了合作,青春期完成独立就显得轻而易举。
也就是说,从必然的共生发展到分离,中间必然有一个合作过程。分离不是借由弑父弑母完成的,而是借由合作来完成的。
我曾在一篇文章下给了家长一个辅导小朋友作业的建议,收到了家长很多的回复,说立竿见影。我的建议是:对孩子说,“这道题我也不会,我们一起来试试。”
还有人比较了下面三句话:
·这道题我也不会,我们一起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试试。
·我也不会,你自己多试试。
就第一句话效果最好,孩子最投入,父母最省力。现在看来,这句话的魔力在于它所暗含的合作意味。3岁以后的人类渴望平等合作的欲望看来是本能级别的。而现代人类家长,要不代劳了,要不“鼓励”独立完成,或者以老师的姿态居高而教。
从业已久,见到过太多不会合作的人,他们在关系里撕扯着实让人难过。我想,如果那些以命相搏的孩子真的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自己的独立,这是分化不能的表现。即使这解释是对的,那把“分化不能”改成“合作不能”可能才是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解释。
合作是一个大家太熟悉的词了,屡见不鲜,大家就容易忽视。“成为强中手,别人就会配合你”——这其实是太多人的不合理信念。它源自“唯有读书高”的诅咒。无论自己多么普通,潜意识里都意欲他人配合自己。这当然是未分化的特征,但它的解法,不是分离,而是合作。
最后总结下:分化得好的人才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这句话是对的,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学会合作的人才能完成分化。
作者:何异 应用心理学本科;中医心理学研究生;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从业14年来接受多流派督导师督导;咨询实务过万小时。
个人微信公众号:有无心理(youwuxinli)
那些以命相搏的亲子关系
曾奇峰老师有些什么看法呢?
查看视频号里的最新视频即可
2021-04-01
2021-03-30
2021-03-29
2021-03-28
2021-03-27